他的手稿、照片,清華首次公開!
你或許早已熟知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傳奇故事
卻未必知曉
他也曾是清華園里
一名多才多藝的頑皮少年
大禮堂前,他畫下建筑光影
教室樓內,他率先解出難題
荷塘畔,有他與摯友暢談抱負的身影
夏夜的草地上,留下他細數(shù)繁星的呢喃
從清華啟程
他懷著更足的底氣勇攀險峰、探索未知
時隔六十余年
南仁東在清華讀書期間的
部分手稿與照片首度公開
泛黃的紙頁間
仍可感到思維的躍動與青春的溫度
秋風漸起
南仁東已離開我們八年
想您了!南學長
視頻:清華人眼中的南仁東來源:清華大學視頻號
清華歲月
是“活寶”也是“尖子生”
1963年秋天
憑借優(yōu)異成績考得吉林省理科狀元的南仁東
成為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無9045班的一名學生
本想修習建筑學的他
由此開啟電真空器件和超高頻技術領域的學習


在同級同學陳光海的回憶中
那時無線電九字班的同學們
幾乎人人都有個別稱
不是蔬菜水果就是大小動物
南仁東“短發(fā)貼著頭皮,腦袋圓圓的”
又是班里的開心果
因此被喚“土豆”
大家你呼我應,其樂融融


那時的南仁東
是無線電系九字班的“活寶”
宿舍里
南仁東總被圍在大家中間
“有次聊到《紅色娘子軍》舞劇
他突然踮起腳尖,哼著調子跳起來”
凌空一躍時
滿屋的喝彩幾乎要掀翻屋頂
課余郊游
他又和同學上樹摘野果、下塘捉泥鰍
“俏皮極了!”

可一旦走進教室
“活寶”就成了全班佩服的班長
沉穩(wěn)可靠、學習成績非常好
與南仁東既是同班同學
也是至交好友的黃金生記得
不管多難的數(shù)理方程習題
南仁東總是最先答完
不管多復雜的機械制圖
他都能“徒手畫出漂亮的圖形”
清華校史館如今陳列著一套圓規(guī)
正是南仁東1965年參加學校繪圖競賽
獲得一等獎時拿到的獎品



對于新知
南仁東總是充滿探索熱情
外語主修俄文的他
為精進英文水平
常揣著英文詞典默背
背會一頁就撕下一頁
詞典越來越輕薄
積累下來的知識則越來越厚重
文體俱佳
“樣樣都稱得上一把好手”
視頻:首次亮相!這是南仁東的畫作和筆記來源:清華大學視頻號
“多才多藝”
是所有摯友對南仁東的共同印象

他鐘情繪畫
清華圖書館里的中外畫集
被他一一借閱賞看
冬日的窗玻璃是他絕佳的“畫板”
霧氣一凝,隨手一畫
便是一幅幅同學們的卡通像
你的厚眼鏡、我的大嗓門
夸張搞怪又活靈活現(xiàn)
他喜歡寫詩
前往青海、新疆等地實踐
壯闊山河、少年意氣
都被他寫進詩里
后來
他將近百首詩歌集結成冊
他還熱衷攝影
在宿舍搭起簡易暗室洗照片
紅燈下的相紙上
荷塘、主樓、大草坪漸漸清晰
映出青春的輪廓

他長于體育
每天下午四點半
他會從位于東區(qū)九號樓的宿舍出發(fā)
跑到頤和園的牌樓底下再折返
寒來暑往,幾乎不曾間斷
冰場上
他踩著冰鞋穿梭如飛、身影靈活
爬山、游泳、打球……
樣樣都稱得上一把好手
他也“追星”
校園里的草地是南仁東的“天文臺”
夏夜的星空熱鬧明亮
他常與同班好友一起
躺在草地中央仰望蒼穹
“指著天空低聲介紹
對每顆星都了如指掌”
攻堅鑄器
“要是問題不解決,就永遠睡不著”
1968年
南仁東從清華畢業(yè)
被分配至吉林省通化市無線電廠
和他同屆畢業(yè)、無902班的王世明
則去往吉林省遼源市無線電廠
工作第二年
兩人便分別接到一項“硬”任務
研制我國首臺自主制造的
半導體收音機和電視發(fā)射機
攻關的日子里
他們曾共同面對一個棘手的電路板調試難題
南仁東一夜未眠
逐一檢查電路板上1000多個測試點
終于找到那個在金屬化過程中破裂的通孔
一句“要是問題不解決,我就永遠睡不著”
悄然串起他的一生
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清華“實干”底色
“不解決問題絕不罷休”的自信與韌勁
始終不曾改變
1994年
南仁東提出要建造
中國自己的大型射電望遠鏡
“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沒有
我挺想試一試”


踏勘300多座山頭
上下求索22年
帶領團隊推動一項項前所未有的技術突破
建造出全球最大的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天眼”
“行勝于言”的清華校風
在南仁東的身上得到了生動呈現(xiàn)
情系母校
“清華是老南一生的驕傲”
南仁東對清華、清華人的情誼始終深厚
他的夫人郭家珍女士在向學校檔案館
捐贈南仁東在學期間物品時曾說
“清華是老南一生的驕傲
他一直以自己曾經是一名清華學生感到自豪”

清華人也始終是他科研路上的堅定伙伴
多個清華科研團隊
參與了FAST的預研究和方案設計
承擔大量核心工作
清華園內曾建起
500米大射電望遠鏡饋源支撐系統(tǒng)相似實驗模型
以研究FAST無平臺支撐方案的可行性

2015年初
南仁東邀請無線電系九字班的幾位同窗相聚
熱騰騰的火鍋前
他拿出電腦、打開PPT
認真分享FAST項目進展
無902班的林海回憶
南仁東的眼睛還是那么亮
閃爍著對新發(fā)現(xiàn)的無限期待
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
聚會次日
南仁東突然吐血
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2016年9月25日
FAST正式落成啟動
不久后
王世明突然接到南仁東來電
已然病重、正在住院治療的南仁東
聲音很是嘶啞微弱
字字句句卻都關乎項目
“FAST現(xiàn)在需要一項技術支持
清華有位學長精于電波研究
你一定要幫我聯(lián)系上……”
星耀寰宇
天上有顆“南仁東星”
2017年9月15日
南仁東告別了人世
但他傾注心血鑄就的觀天巨眼
已穩(wěn)穩(wěn)立在黔南山坳
延續(xù)著他未竟的眺望

僅僅二十余天后的10月10日
FAST首次捕捉到來自宇宙深處的脈沖星信號
實現(xiàn)屬于它的“零的突破”
這聲跨越億萬光年的回響
是它獻給世界的科學禮贊
亦是對南仁東畢生堅守的深沉告慰
南仁東曾在給自己的詩里寫
“孤影對黃昏”
他也許的確是孤獨的
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上
南仁東總是默默承擔一切
但他絕不孤單
同窗老友記得他的機靈頑皮與意氣風發(fā)
共事同儕難忘他的遠見卓識與執(zhí)著擔當
廣袤的星空、無垠的宇宙
已輕輕敞開懷抱
將他擁入綺麗的天際
如今
FAST發(fā)現(xiàn)的脈沖星數(shù)量已突破1000顆
來自宇宙的奧秘就這樣
被聽見、被解讀、被述說
清華園里
仍有志同道合的青年學子并肩遙望天際
渴望終其一生
做一件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
2018年秋
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
將第79694號小行星命名為“南仁東星”
2019年秋
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2025年秋
八年級語文教材新增課文《天上有顆“南仁東星”》
南仁東的“追星”足跡
將在一次次仰望與講述中
被時時銘記
八年已過
再呼喚一聲“學長!”
也許會有星光從銀河深處傳來——
那是他的回應
輕快、明亮
永不熄滅
文|黃思南
圖|受訪者提供 檔案館 新華社
封面圖|AI修復后的歷史照片
視頻|視頻中心
排版|柳文熙
編輯|呂婷 王志雄
責編|苑潔
審核|劉蔚如
(“清華大學”微信公眾號)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5日 19:45:08
- 2025年09月15日 19:17:56
- 2025年09月15日 17:15:44
- 2025年09月15日 15:44:09
- 2025年09月15日 15:28:44
- 2025年09月15日 14:40:03
- 2025年09月15日 14:03:03
- 2025年09月15日 11:02:59
- 2025年09月15日 11:02:47
- 2025年09月14日 1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