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国产一极毛片,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激情五月黄色,国产福利免费视频,精品在线看片,天天艹无码天天射

東西問丨百歲徐光耀:用一生“書寫抗戰(zhàn)”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丨百歲徐光耀:用一生“書寫抗戰(zhàn)”

2025年09月08日 22:35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石家莊9月8日電 題:用一生“書寫抗戰(zhàn)”

  ——專訪抗戰(zhàn)老兵、作家徐光耀

  中新社記者 牛琳

  2025年,作家徐光耀迎來了他的百歲生日。60多年來,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小兵張嘎》及同名電影,已成為幾代中國人的經(jīng)典記憶。

徐光耀創(chuàng)作并題字的小說《小兵張嘎》封面。小兵張嘎博物館供圖

  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家徐光耀,憶述他的抗戰(zhàn)情結(jié)和文學人生。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童年給您留下了怎樣的記憶?

  徐光耀:我童年的記憶很簡單,在我8歲以前,全村的老鄉(xiāng),包括我的家庭成員,都叫我“傻子”。9歲時,我開始上初級小學一年級。我上了四年初小,年年都考第一。這個轉(zhuǎn)變我自己也說不清楚。

  我曾經(jīng)問過我姐姐,為什么大家叫我“傻子”?我姐姐只說了一句話:“打你一巴掌你也不知道哭?!边@大概是我被叫“傻子”的根源之一。

  中新社記者:您參加抗戰(zhàn)時只有13歲,能否講講您的抗戰(zhàn)經(jīng)歷中記憶深刻的事情?

  徐光耀:抗戰(zhàn)時期,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無極縣七級村(今七汲村),我們一個班的戰(zhàn)士住在老鄉(xiāng)家里。那天,我得了重感冒,別人都去出操了,我在炕上發(fā)抖,披著大衣,蓋著被子,開始發(fā)燒。

  這時,房東大娘過來,一摸我的手,說:“孩子啊,你趕快跟大娘到我屋里去!我的屋子暖和,窗戶糊得密,你可以在這養(yǎng)病?!?/p>

  我感動大娘對我的好,流下淚來。后來我感冒好了,臨走時,非常后悔沒有給這個大娘鞠個躬。

  抗戰(zhàn)中,我經(jīng)歷了一次很危險的戰(zhàn)斗。當時我在寧晉縣大隊,我們隊伍駐扎在一個叫伍烈霍莊的村子,附近有個大據(jù)點叫大(dài)安,里頭有三四百日寇、五六百偽軍,朝著我們進攻來了。

  我們縣大隊只有七八十人,看見敵人這么強大,我們就翻過一道大溝,往北撤退。這條大溝叫封鎖溝,深、寬各有一丈多。我們沿堤坡出溜到溝底,再用搭人梯的法子上到溝岸上。

  跑出去二三里地,敵人忽然有30多名騎兵搶到我們前頭,占據(jù)有利地形,阻擋我們撤退。背后還有追來的日寇和偽軍,我們不能戀戰(zhàn)。但是,撤退過程中,敵人的騎兵一次次擋住我們的去路。那天,我意識非常清醒地告訴自己,今天可能就要犧牲在這里了。

  后來,我們跑了一個大圈,又來到這個封鎖溝,搭人梯翻過大溝。敵人的騎兵追到了,但沒辦法過溝。我們撤退到三四里地外的一個村子,才躲過這次大難。那時我17歲。

1945年秋拍攝于河北辛集的老照片,時年20歲的徐光耀已在抗戰(zhàn)的血雨腥風中成長為一名堅強的革命戰(zhàn)士。小兵張嘎博物館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是如何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的?

  徐光耀:我13歲當“八路”,部隊打了小勝仗,我就練習著給報紙寫戰(zhàn)斗新聞,起初也不過是三五百字的消息,到抗戰(zhàn)的最后一年,我已經(jīng)能夠?qū)懭那ё值膽?zhàn)斗通訊了。在報紙上經(jīng)常露一露名字,使我在寫作上有了一點小名氣。

  決定性的階段,是我后來參加了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學系的學習,知道了什么叫文學,文學需要哪些要素來構(gòu)成。蕭殷讓我注重寫人物和景物。聯(lián)大畢業(yè)后,我寫了長篇小說《平原烈火》,它的出版使我受到鼓勵,覺得我有前途可以搞搞文學了。

徐光耀創(chuàng)作并題字的新中國第一部抗戰(zhàn)題材長篇小說《平原烈火》封面。小兵張嘎博物館供圖

  后來,我到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丁玲對我影響很大。丁玲幾次對我講,搞文學、寫小說,一定要狠狠地寫人,狠狠地把人物創(chuàng)作出幾個典型來,這輩子就可以告慰人民了。所以,我在后來寫的文章中,就特別注意寫人物,《小兵張嘎》就是我格外注意寫人物的一個標本。

  中新社記者:您筆下的“小兵張嘎”與您參軍時一般年紀,這是一種巧合嗎?是什么讓您決定塑造“嘎子”這一文學形象?

  徐光耀:我覺得有了“張嘎”這樣一個人物,有了他的一些故事,這都挺美好的,如果用14歲以上的男子來“表演”這個嘎子,我覺得不太合適,12歲以下我又覺得太小了。我自己參軍時還保留著兒童趣味,所以我認為把“嘎子”的年齡設定在13歲是比較適當?shù)摹?/p>

  我塑造“嘎子”這個形象,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欽佩、羨慕那些“嘎子”,他們生動活潑,在困難面前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在戰(zhàn)斗中碰見艱險的時候,我看到的是“嘎子”們先想出辦法來。我覺得一個男孩子最好有點“噶氣”,我自己沒有,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實際上,我寫“嘎子”是寫我的理想,我理想中的男孩子就是“嘎子”這樣的。

2021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讀書日”,山西太原后小河小學開展“悅享·閱讀”活動。圖為一名小學生扮演成《小兵張嘎》中的主人公。張云 攝

  中新社記者:您的大部分文學作品都與抗戰(zhàn)有關,可以說,一生都在書寫抗戰(zhàn),您如何解讀自己的這種抗戰(zhàn)情結(jié)?

  徐光耀:抗日戰(zhàn)爭對我來說實在是經(jīng)歷得太兇險、太悲壯、太壯烈、太讓人永記不忘,它讓你非常想要紀念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那些拋灑熱血的烈士。

  我講個小故事。據(jù)當?shù)匕傩罩v,日寇在一個村子掃蕩時,抓住了抗屬(抗日軍政人員的家屬),一個七十歲的老太太,還有她四五歲的孫子。日寇挖了一個大坑,要把這兩人活埋。這個老太太和她的孫子被扔進大坑,敵人向他們?nèi)油?,老太太拍著她孫子的頭說:“好好睡吧,孩子,你‘大大’會回來的?!薄澳愦蟠蟆?,老太太指的就是八路軍、共產(chǎn)黨。

  一個月后,在活埋老太太的地方長出一棵小槐樹,老百姓發(fā)現(xiàn)了這棵小槐樹,用磚砌起一道短墻,把它圍起來,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大大槐”。

  這個故事,反映了老百姓和八路軍深厚的情誼、深厚的懷念和感恩。我的抗戰(zhàn)情結(jié)就是從這樣的斗爭過程中,從老百姓的保護、愛護中萌生、走來的。

1946年,徐光耀(右)在冀中十一分區(qū)前線劇社與社長沈雁合影。小兵張嘎博物館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創(chuàng)作有無參考借鑒外國作品?能否介紹一下《小兵張嘎》的多語種翻譯情況?

  徐光耀:我在還沒有從事文學工作時,就開始讀蘇聯(lián)的小說了,當時就很喜歡。從事專業(yè)的文學創(chuàng)作后,我對蘇聯(lián)的小說和法國的一些古典小說很著迷,讀過蘇聯(lián)作家拉夫列尼約夫的《第四十一》、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和《被開墾的處女地》及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嘉爾曼》。其中,《被開墾的處女地》對我影響較大。

  外文出版社把《小兵張嘎》翻譯成了很多外文,比如英文、德文、印地文、阿拉伯文等,有十來種。

  中新社記者:如果讓您總結(jié)這一生,您最滿意或者欣慰的事情是什么?

  徐光耀:總結(jié)我的一生,我感到滿足和欣慰的事,就是我寫了幾本文學的小冊子。這些文學作品里,有三本我更滿意一些,一本是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一本是小說和電影的《小兵張嘎》,再一本就是紀實散文《昨夜西風凋碧樹》。

  這三部作品在發(fā)表的時候,都在社會上引起過某些震動。特別是《小兵張嘎》,影響比較廣泛,給我?guī)聿簧贅s譽,也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和小小的自尊心。

  《昨夜西風凋碧樹》的讀者面比較窄,影響遠遠沒有《小兵張嘎》那么大。(完)

  受訪者簡介:

2025年8月26日,徐光耀在河北石家莊。殷杰 攝

  徐光耀,筆名越風,1925年出生,河北雄縣人,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徐光耀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親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47年,徐光耀發(fā)表小說處女作《周玉章》,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著有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少小災星》《四百生靈》,電影文學劇本《小兵張嘎》《新兵馬強》《望日蓮》《鄉(xiāng)親們》,短篇小說集《望日蓮》《徐光耀小說選》,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忘不死的河》。近年又出版了《徐光耀文集》《徐光耀日記》《大道低回》《向死而生》等。2024年,徐光耀榮獲中國文聯(lián)終身成就獎(電影)。

【編輯:劉陽禾】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