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疾控:預防基孔肯雅熱 要“清積水+做防護”
中新網(wǎng)廣州7月16日電 (記者 蔡敏婕)夏天一到,蚊子又準時開啟“送包”服務。廣東疾控16日表示,蚊子傳播的疾病不止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這個藏得很深的“蚊子病”也得當心。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傳染病,名字源自坦桑尼亞土語,意思為“讓人彎腰屈背”。基孔肯雅熱主要流行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尤其是南美洲、非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區(qū),如巴西、印度、法屬留尼汪島、泰國、馬來西亞等。
7月15日,佛山市順德區(qū)通報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同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提醒,指廣州存在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風險,請民眾警惕這一疾病通過蚊子傳播“登堂入室”。
該病發(fā)病季節(jié)與當?shù)氐拿浇橐廖眉竟?jié)消長有關。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感染了基孔肯雅熱,可能會出現(xiàn)突發(fā)高燒:體溫可至39攝氏度或以上;明顯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特別是手指、手腕、腳踝和腳趾等小關節(jié),可能持續(xù)數(shù)天甚至數(shù)月。
由于基孔肯雅熱目前尚無疫苗或特異性抗病毒藥物,病例治療主要采取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因此,預防的關鍵就是防蚊滅蚊,通過個人防護、環(huán)境清理和社區(qū)共建來斬斷傳播鏈。
在個人防護方面,要盡量避免在蚊子活躍的時間段(上午7~9時、傍晚4~6時)出門;外出時要盡可能選擇淺色長袖衣褲和襪子,減少皮膚暴露;在暴露的皮膚和衣物上,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驅蚊產(chǎn)品。兒童、孕婦選擇專用產(chǎn)品;安裝紗窗紗門,進出及時關門,阻擋蚊子入室。
無積水就無蚊蟲,建議每周花10分鐘,徹底清理家中及周邊各類積水。翻盆倒罐:徹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蓋閑置的盆、罐、桶、缸、輪胎等容器。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溝渠、天臺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暢通。還要填平洼地。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廣州作為超大城市、國家重要交通樞紐和商貿(mào)中心,國際人員往來極其頻繁。大量人員從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qū)返回,輸入風險持續(xù)存在。與此同時,廣州夏長冬短,雨熱同期,為白紋伊蚊提供了絕佳的孳生溫床。居民區(qū)的花盆托盤、閑置容器、建筑工地的積水坑、城市綠化帶的樹洞竹筒,都可能成為蚊蟲孳生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