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糧署警告西非和中非近300萬人面臨“緊急饑餓”威脅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 日內瓦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9日發(fā)出嚴重警告稱,西非和中非地區(qū)因長期沖突、人口流離失所、經濟惡化和極端天氣頻發(fā),導致近300萬人面臨“緊急饑餓”狀態(tài)威脅。
據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官網消息,最新糧食安全分析顯示,西非和中非地區(qū)超過3600萬人的基本食物和營養(yǎng)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預計在2025年6月至8月的歉收季節(jié),將上升至超過5200萬人。其中,近300萬人將處于“緊急饑餓”狀態(tài),在馬里有2600人面臨最高級別的“災難性饑餓”狀態(tài)風險。
消息稱,持續(xù)的暴力沖突已導致該地區(qū)超過1000萬人流離失所,他們被迫逃離農田和牧場,失去生計來源;食品和燃料成本上漲加劇通脹,導致加納、幾內亞和科特迪瓦的饑餓水平再創(chuàng)新高;尼日利亞、乍得、尼日爾和喀麥隆的食品價格也持續(xù)上升,使最脆弱人群難以獲得基本營養(yǎng)食物;在中薩赫勒地區(qū)、乍得湖盆地和中非共和國反復出現的極端天氣事件,不斷削弱家庭的自我供養(yǎng)能力。
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計劃在2025年為西非及薩赫勒地區(qū)近1200萬人提供關鍵糧食與營養(yǎng)援助,幫助最弱勢群體抵御不可避免的饑餓沖擊。
目前,該機構已為該地區(qū)300萬人提供了緊急援助,包括難民、境內流離失所者、五歲以下營養(yǎng)不良兒童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世界糧食計劃署指出,盡管人道需求達到歷史新高,實際可獲得的資源卻遠遠不足以支撐應有的應對規(guī)模。如果沒有緊急資金支持,將有500萬人徹底失去援助。當前急需7.1億美元,以在2025年5月至10月期間,持續(xù)為最脆弱人群提供援助。
除緊急糧食援助外,世界糧食計劃署還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加大對生態(tài)恢復與本地經濟發(fā)展的投資,讓社區(qū)有能力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減少對援助的依賴,從根源上終結代際饑餓循環(huán)。
世界糧食計劃署舉例稱,自2018年以來,該機構在薩赫勒地區(qū)聯合各國政府推行綜合韌性項目,已修復超過30萬公頃土地,惠及3400多個村莊、逾400萬人。(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8日 15:43:10
- 2025年05月08日 13:56:31
- 2025年05月08日 11:19:11
- 2025年05月08日 11:09:19
- 2025年05月08日 10:45:11
- 2025年05月07日 13:07:49
- 2025年05月07日 13:06:27
- 2025年05月07日 10:37:31
- 2025年05月07日 10:35:11
- 2025年05月07日 10: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