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刮起“邪修”風,離譜操作是真有效還是瞎折騰?
用養(yǎng)樂多做蜜汁叉燒;想象自己胸前發(fā)射激光矯正體態(tài);學游泳時忘記自己是人類,而是一條依賴著水的魚,輕輕擺動四肢……最近,互聯(lián)網(wǎng)刮起“邪修”風,相關攻略蔓延至烹飪、健身、養(yǎng)生等多個領域。然而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邪修”也存在不夠專業(yè)、無法針對不同個體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甚至還伴隨著一些“投機”風險。
探因:簡單有效“上分”快
下班后實在太疲憊,劉芊嘗試了網(wǎng)上最火的“邪修”菜譜。沒想到,只花半個小時,她就端上一盤堪比西餐廳的意大利面:冰激凌丟進鍋里化身奶油底,芹菜葉放進微波爐一烤就成了歐芹碎……操作離譜,卻意外好吃。有了這次成功的經歷,她更大膽嘗試起“養(yǎng)樂多蜜汁叉燒”“電飯煲熬果醬”等新花樣——省時、省力,還能收獲滿滿成就感。
“做飯?zhí)珡碗s了,跟著‘邪修’教程能省去很多步驟,還很有趣。有些方法看似離譜,但味道真心不錯?!眲④贩窒淼馈K奶酉?,不少網(wǎng)友也紛紛留言,交流心得、調侃體驗,一種新的趣緣社交逐漸形成。
這種“邪修”不只存在于廚房??佳猩鯋偘l(fā)現(xiàn),每次假裝自己是“學霸”進入角色,再開著攝像頭直播復習,仿佛置身于一個自律的“平行世界”。在心理暗示的加持下,學習效率確實提升不少。“角色扮演真的有用,讓我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p>
運動圈里也流行著“邪修”妙招。自由泳練不好側式呼吸?先試著“用舌頭舔肩膀”;找不到核心發(fā)力?想象自己在咳嗽……健身愛好者楊礪看到這些“另類秘籍”時會心一笑:“腦補畫面就能明白要領,比專業(yè)術語更直觀?!?/p>
美妝博主萬萌也趕上了這股潮流。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邪修變美”視頻播放量格外高,觀眾尤其喜歡那些簡單粗暴的技巧?!氨热绫3煮w態(tài)時,想象胸口正在發(fā)射激光,就不會含胸駝背;腮紅和眼影其實一支口紅就能搞定,有手就能畫?!?/p>
記者了解到,“邪修”最初是武俠、仙俠小說中,“用歪門邪道的方式修煉”,修煉進度比正常途徑快很多。如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語境下,多指用非常規(guī)、離譜但高效的方式解決問題。許多網(wǎng)友笑稱:“一旦開始‘邪修’,就根本停不下來。知識以‘不走尋常路’的方式鉆進大腦。”
隱患:專業(yè)不足,伴隨“投機”
把附子理中丸弄碎,塞進肚臍,再貼上創(chuàng)可貼……有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發(fā)布“邪修”養(yǎng)生攻略??此菩缕?,實則隱患不少。
“養(yǎng)生并非人人適用同一方法,最關鍵的是‘辨證論治’?!辟Y深中藥師梁玉琴稱,附子理中丸其功效主要是溫陽祛寒,益氣健脾。它適用于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中焦有熱的體質。此外,該藥物的劑型主要為口服湯劑和中成藥,擅自改變用藥方式或外用可能引發(fā)皮膚刺激、藥物吸收緩慢等問題。
至于網(wǎng)上流行的各種健身“邪修”,國家一級排球運動員、體能教練李冠霖提醒:照搬并不可取。學員的身體條件和性格差異很大,訓練必須因材施教。比如硬拉、游泳換氣、坐姿不正等共性問題,確實可以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幫助理解,但關鍵仍在于動作的反復糾正和練習。“僅靠口頭指導遠遠不夠,教練往往要結合語言指令、示范動作和必要的觸覺引導,才能真正讓學員掌握正確姿勢?!?/p>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邪修”也衍生出一些“投機”行為,甚至影響社會風氣。有網(wǎng)友在餐廳排號時,點外賣讓騎手幫忙取號“占位”;有人在賣房帖子下冒充買家、在留學中介帖子下假裝有意向,只為吸引流量“起號”;更有人花重金購買考前秘籍,卻發(fā)現(xiàn)內容早已過時。
盲目“邪修”還可能走彎路。高中生歐睿最近嘗試了“邪修”學習法,卻以失敗告終。她說:“我的英語不好,網(wǎng)友分享通過讀英語小說來快速提升,我看不懂就總翻中譯本,英語一點沒學到,既浪費時間又沒用。”
同樣地,想靠科普讀物練數(shù)學、物理,借游戲和動漫學語言,其實并不能“邪修”速成,真正掌握仍需長期扎實地積累。歐睿說:“對我而言,考試提分最有效的就是刷題,有投機取巧的功夫還不如多做兩套卷子?!?/p>
提醒:“邪修”內容當心“踩雷”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孫曉東律師指出,在“邪修”文化里,諸多奇葩烹飪方法暗藏危機,如操作不當易引發(fā)嚴重火災。一些 “邪修”健身指導未充分考量個體差異,有人盲目跟從高強度且不科學的訓練方法,導致肌肉拉傷、關節(jié)損傷等。
此外,內容創(chuàng)作者若進行不當示范,極有可能面臨被維權困境。此前,有創(chuàng)作者分享高難度危險動作,未作任何風險提示,致使粉絲模仿受傷,最終創(chuàng)作者承擔了相應賠償責任。因此,創(chuàng)作者有義務明確告知消費者,應依據(jù)自身能力謹慎學習。
對于普通網(wǎng)民而言,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謹慎甄別是否模仿。網(wǎng)絡視頻往往經過剪輯或特殊處理,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其中風險。如一些看似輕松的極限運動視頻,背后實則是專業(yè)人士在安全防護完備下拍攝的。若因模仿 “邪修” 內容受到損害,應第一時間保留視頻、聊天記錄等相關證據(jù),與創(chuàng)作者或平臺協(xié)商,若協(xié)商不成,可向消協(xié)投訴或通過法律訴訟維護自身權益。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薛藝認為,一些所謂“邪修”內容之所以流行,是因為顛覆“效率低”的傳統(tǒng)方法吸引眼球,有些確實提供了有趣或實用的方法,也有一些純屬迎合大眾求速成的心理博流量。從積極角度看,這類內容把一些個性化的心理需求公開化,本身無可厚非,但引導上需注意受眾區(qū)分。
成年人或許能辨別這類內容,但青少年或心智尚未成熟的人群,仍需家長和成年人加以引導。要讓他們明白:一些方法或許可以臨時“抱佛腳”,但真正解決問題仍需“走正道”,比如在學習方面,“邪修”不能替代系統(tǒng)學習和長期積累。從更廣的社會層面看,這類內容可作為話題短時存在,與主流內容相互補充,但不該被持續(xù)鼓勵。
記者:孟紫薇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9日 19:11:05
- 2025年08月29日 16:22:02
- 2025年08月29日 15:42:55
- 2025年08月29日 12:44:44
- 2025年08月29日 09:30:42
- 2025年08月28日 13:20:05
- 2025年08月28日 09:25:04
- 2025年08月28日 07:00:51
- 2025年08月28日 06:25:15
- 2025年08月27日 16: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