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莫讓飯圈文化“捧殺”陳麗君 更勿“棒殺”理性聲音
中新網(wǎng)杭州5月9日電 題:述評:莫讓飯圈文化“捧殺”陳麗君 更勿“棒殺”理性聲音
作者 嚴格 林波
近日,越劇演員陳麗君因一句“賈寶玉是長子長孫”的表述陷入輿論風(fēng)波,而且一波三折。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可謂是家喻戶曉的文化IP,“寶二爺”的稱呼更是婦孺皆知。在原著中,賈府分寧國府和榮國府。長房是寧國府,族長是賈珍父親賈敬,長子長孫應(yīng)該是賈珍。榮國府有賈赦、賈政兄弟倆,賈赦是哥哥,這一房長子長孫也應(yīng)該是賈赦兒子賈璉,而非賈政次子賈寶玉。

在此背景下,江蘇省紅樓夢學(xué)會會長、南京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苗懷明在指出錯誤時,卻遭極端粉絲謾罵和電話騷擾。
陳麗君作為戲曲界新星,從《新龍門客?!返健段业拇笥^園》,以其獨特的表演魅力成為傳統(tǒng)文化傳播破圈的代表,包括其在戲中“滾樓梯”的敬業(yè)精神贏得廣泛贊譽,粉絲的支持與自豪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飯圈文化中,部分粉絲往往將偶像“神化”,當偶像出現(xiàn)失誤時,無視事實,一味袒護甚至攻擊批評者,這種將個人情感凌駕于事實之上,“棒殺”理性聲音的做法,不但不利于偶像成長,同時也會讓偶像為之綁架,失去直面問題的勇氣和修正提升的機會。
這就會成為一種“捧殺”。
越劇借力流量實現(xiàn)破圈傳播本是好事,但若粉絲只沉迷于“偶像養(yǎng)成”而忽視藝術(shù)本體,傳統(tǒng)戲曲恐將淪為沒有文化根基的“網(wǎng)紅標本”。最后“棒殺”批評者,“捧殺”偶像,也會“棒殺”傳統(tǒng)戲曲復(fù)興的難得契機。
這種“捧殺”與“棒殺”并行的畸形飯圈生態(tài),最終將消解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價值。作者更擔心,在飯圈流量裹挾下,理性聲音被迫消音。不知道經(jīng)歷“棒殺”,苗懷明教授會不會心有余悸,以后能否沒有心理負擔地再去表達自己的學(xué)術(shù)觀點。
在這個事件中,雖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回應(yīng),陳麗君還是選擇公開致歉,坦言“讓嘴和腦子保持一致”,并以“不完美小孩”自勉,這份直面問題的勇氣值得肯定。
希望不要“捧殺”,傳統(tǒng)藝人能夠出圈來之不易;更不希望“棒殺”,一種“有話好好說”的理性聲音和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更是來之不易。
最后用陳麗君的話送給陳麗君。前幾天她榮獲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wù)拢诮邮?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wǎng)采訪時,她鼓勵廣大青年,遇到迷茫與困難時,再堅持一下,或許就能跨越眼前的難關(guān)。(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0日 12:20:37
- 2025年05月10日 10:27:30
- 2025年05月10日 09:39:11
- 2025年05月10日 09:26:38
- 2025年05月10日 09:13:41
- 2025年05月09日 16:08:09
- 2025年05月09日 15:03:42
- 2025年05月09日 15:02:40
- 2025年05月09日 14:54:59
- 2025年05月09日 1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