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導演大鵬:“笨功夫”是電影人的真誠
創(chuàng)作電影《長安的荔枝》,是我導演生涯以來遇到的最大考驗。輾轉(zhuǎn)七地取景拍攝,同時在組人員最高峰值是1300人。有時實在挨不住了,我就用一位前輩的話鼓勵自己:“做有意義的事情都難?!毙疫\的是,拍電影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我身邊有一群前赴后繼的伙伴,我們一起扛過來了。
第一次拍攝古裝片,為讓影片的細節(jié)經(jīng)得起推敲,我?guī)缀跏菒貉a唐史,一口氣買了40多本與唐代相關(guān)的書籍,不斷查閱、對照,還要與服化道、美術(shù)、攝影等各部門反復溝通。歷史要準確,審美要當下;既不能懸空古意,又不能讓觀眾覺得有隔閡。如何拿捏這種“古今尺度”也是難點。語言方面,用語過古,會讓人產(chǎn)生距離感;太現(xiàn)代,又容易出戲。我們努力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盡量讓觀眾聽得懂又不失年代感。
我經(jīng)常刷到很多“《長安的荔枝》十大金句”一類的短視頻,每次刷到,都會截圖、保存,提醒自己在改編的時候要記住,這些是觀眾喜歡的、讀者喜歡的,不要去隨意改變它。
電影《長安的荔枝》中,我既是導演、編劇,也出演了主人公李善德,從青澀少年一直演到兩鬢斑白的老者。李善德,一個被推到臺前的基層小吏,咬牙去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被這種“不是英雄卻硬著頭皮扛事”的勁兒打動了。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也時常覺得自己正經(jīng)歷一場能力邊界之外的挑戰(zhàn)。他的焦慮、堅持以及硬扛的勁兒,我都感同身受。
電影里,李善德運送荔枝5000里,拍攝中,我們同樣一路奔波。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虛擬拍攝固然可以“一日千里”,但實景的真切沒法替代。嶺南的濕熱、山路的泥濘、演員一身的疲憊,這些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有一次,我們在廣東陽春拍完,又趕赴羅定。幾百人花了3個多小時才到達現(xiàn)場,造型、走位、航拍一氣呵成,拍完又連夜撤離。最終那一組鏡頭,在成片中不過幾秒鐘。有人說這是“笨功夫”,我覺得,這應該是電影人的真誠,這種“手工感”會累積出整部電影的氣質(zhì)。
今年是我作為導演的第十個年頭。有人問:你總是在塑造“小人物”,這是主動選擇,還是創(chuàng)作慣性?我不是這么出發(fā)的,卻是這么抵達的??赡芪抑把萘祟愃频慕巧屓擞∠笊羁蹋谑沁@樣的角色會容易找到我,變成了一種創(chuàng)作慣性。這里面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我就是這樣的人,我接觸到的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很普通,有血有肉,踏實生活,熱愛生活,有一些無可奈何,卻依然愿意為只有一次的生命全力以赴。
一個像我這樣的創(chuàng)作者,沒有任何辦法在作品中把自己“藏”起來,是否真誠,是否淵博,是否幽默,最后都會在電影中纖毫畢現(xiàn)。而無論講什么樣的故事,底色都是我,一個具體的我——比較草根,有學習心態(tài),愿意進步,肯下苦功夫,有些笨拙,但很真誠。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09日 11:42:49
- 2025年08月09日 09:45:58
- 2025年08月08日 11:15:53
- 2025年08月08日 10:38:48
- 2025年08月08日 10:37:58
- 2025年08月07日 17:25:27
- 2025年08月07日 15:16:43
- 2025年08月07日 14:31:30
- 2025年08月07日 09:57:56
- 2025年08月07日 09: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