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研究發(fā)現(xiàn)服用傳統(tǒng)抗乳癌藥得子宮癌機率上升
2008年04月10日 10: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中新網4月10日電 服藥抗癌卻又罹患另一種癌癥?這可不是老天爺刻意捉弄,臺灣乳癌醫(yī)學會研究發(fā)現(xiàn),當地服用“傳統(tǒng)”抗乳癌藥的患者,在2到5年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沒服藥的2.75倍。
據臺灣TVBS報道,其實“抗癌反得癌”的諷刺和折磨,并不是老天爺刻意捉弄。臺乳癌專家證實,島內乳癌患者服用傳統(tǒng)抗乳癌藥,在2到5年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沒服藥的2.75倍;服藥5年以上的罹癌率比沒服藥的多出3.77倍。
臺灣乳房醫(y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介紹說,“它的轉換過程中,時間久了在體內,有點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所以有雌激素的刺激,子宮內膜就會變厚,時間久了內膜就增生,增生再更嚴重一點,就會造成子宮內膜癌!
不過,新藥也有副作用,乳癌患者吃了容易停經,增加罹患骨質疏松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5年吃下來得花上24萬新臺幣,費用驚人,患者還是得再三評估風險。
【編輯:官志雄】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