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市民反映政府門前路太滑 政府網(wǎng)站回復“繞著走”
近日,有多名網(wǎng)友上哈爾濱市政府網(wǎng)站“百姓談”欄目反映,南崗區(qū)政府門前大理石步道板因雨雪天氣濕滑難行一事。結果相關部門竟回復稱“步道板面積不大,可以繞行,沒必要非在其上面走”。
“繞行”提示,打滑的是民眾權利
若細心對照新聞細節(jié),會發(fā)現(xiàn)這個“繞行”提示,即便不中聽,但卻可能是回帖者的“肺腑之言”。不過因其官方身份,又添一句實誠的雷語而已;靥氖悄蠉弲^(qū)政府辦公室督辦科,而中看不中用的大理石步道板是由城建部門負責的?梢韵胂笠谝惶靸(nèi)回帖,區(qū)區(qū)一個督辦科顯然沒有能力作出合乎民意的答復——比如盡快整改,將大理石路面改換為防滑步道板。
可以說,不管怎么回復,都難以討好民意。置之不理,是一副權力傲慢表情;“研究待定”則是拖沓的官僚習氣;而答復“立即整改”,又不現(xiàn)實。這一矛盾,其實在這些光鮮卻滑倒無數(shù)人的大理石地面鋪設時就已埋下。
最“冤”的或許就是被揪到輿論浪尖上的回帖的督辦科了,不過作為該區(qū)政府序列的一部分,受這點“委屈”也理所當然。一個基層政府各行政單元只有擰成一股繩,全心全意服務民眾才可能贏得民眾歡心。像這種無視民意訴求,忍看民眾權利在冰天雪地打滑,卻還搞笑地給出官方“繞行”提示,他們又怎好意思說輿論“冤枉”了他們呢?邱果果
“繞著走”是官場“潛規(guī)則”?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懶政行為,但它實質(zhì)上暴露出了一些政府部門為民辦事的“潛規(guī)則”——“繞著走”。
這種“繞著走”,表現(xiàn)在政府部門能辦的暫時不辦,只有等想辦事的人說了好話、給了好處后再辦。否則,一件小事,就讓你跑幾趟;一份報告,就要你“馬拉松式”長跑著蓋幾十個章。至于那些可辦可不辦的事情,想辦事的人若不“繞著走”,部門與部門之間也習慣于“踢皮球”,叫你欲哭無淚。相反,若能“繞著走”,請請客,送點禮,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歡迎下次再來”?磥恚爸д咴诓菀,知屋漏者在宇下”這樣的古訓,有關人員該好好地溫習溫習了。 米小玫
從“繞行”看政府網(wǎng)站效能
不少地方官員時不時宣稱自己“時常上網(wǎng)閱覽民情”,給公眾造成一種“有事網(wǎng)上好說話”的錯覺。遺憾的是,事實上,政府網(wǎng)站的績效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行政績效的延伸或反射,遲滯或者怠惰,并不會因為到了網(wǎng)上就齊刷刷進步起來,該推諉的還是在推諉,該扯皮的還是被扯皮。這樣一來,大希望難免就會跟著大失望,真話反而比敷衍塞責更怪異。
地方政府都在搞網(wǎng)站,名曰“官民良性互動”。有一點是肯定的,既然上了網(wǎng),潛規(guī)則也會明朗起來,辦得快還是慢、做得好還是壞,總歸一目了然。如果政府部門不能提升辦事效能,不能改善行政服務水平,那么,必將陷更多的網(wǎng)意回帖工作人員于不義不智之中。宋桂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