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伯明在飛船軌道艙進行軌道艙狀態(tài)檢查和艙外航天服的組裝與測試等工作。(電視截圖)
中新網(wǎng)北京九月二十六日電(記者 齊彬)北京時間九月二十六日十點二十分,“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和劉伯明開始在飛船軌道艙進行軌道艙狀態(tài)檢查和艙外航天服的組裝與測試等工作。
十一點十九分,“神舟”七號進入遠望三號測量船的測控區(qū)域,航天員向地面報告了“飛天”艙外航天服啟封情況。之后,將進行“飛天”艙外航天服可更換部組件的安裝。航天員翟志剛在劉伯明協(xié)助下,先后將空氣凈化器、氧瓶、電池組、無線遙測裝置等“飛天”艙外航天服可更換部組件進行安裝。
此次“神舟”七號所配備的兩套艙外航天服,分別為中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和從俄羅斯引進的“海鷹”艙外航天服。它們將為航天員在真空、極端溫度等空間環(huán)境下的生存與操作,提供獨立的生存環(huán)境、工效保障及遙測通信等。
據(jù)介紹,“神舟”七號飛船發(fā)射升空時,艙外航天服與各部組件處于分解密封狀態(tài),航天員需要將每套航天服可更換部組件進行組裝與測試,對服裝尺寸進行檢查與調(diào)整,還將對各種接口及服裝的氣路、液路和電路等進行測試與系統(tǒng)檢查,為實施空間出艙活動作準備。由于所有工作均在微重力條件下進行,艙外航天服組裝與測試工作十分困難,全過程需用十四小時左右。(完)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