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為人還是為車而生
不久前,記者在南京看到,中山路公交鼓樓站站側道路上,已經?恐3輛公交車正在上下客,一輛25路車開了過來,占用了另一條道路上下客,緊接著,一輛1路車也“效仿”起來。
“地下不是有地鐵嗎?為什么還要重復開這么多公交車?明擺著是公共交通資源浪費!甭放砸晃凰郊臆囍鞅г沟馈
這樣的抱怨不無道理——
南京市交通規(guī)劃研究所提供的一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1路、28路、38路、35路、26路、100路與地鐵一號線重復的站點都在10個以上,其中1路車與地鐵線路重復率為78.6%,28路的重復率為90.9%,38路的重復率為84.2%。
按照交通資源合理配置理論,這些重復率高的公交線路應該進行調整。然而,這些公交線路調整卻面臨著現(xiàn)實的難題:一是客源密集,公交企業(yè)不愿“割肉”;二是地鐵單向運行,換乘不便。
當然,類似的問題不只在南京。
有關專家表示,公交與地鐵線路設計與銜接應更加科學,這樣才能鼓勵更多人選擇綠色出行。然而,看似容易,實則很難。雖然都是公共交通,但地鐵和公交仍然存在競爭關系,這樣自然會導致交通資源浪費。公交管理部門即便意識到資源浪費的問題,也不會主動對其為數(shù)不多的盈利線路進行調整。
如何合理設計公交線路、如何讓換乘更便捷、如何用經濟杠桿科學調控、如何從體制機制層面破解擁堵難題,如何讓人們在城市生活得更有尊嚴……擁堵的原因不只出于交通,而交通問題的破解也已遠遠超越了交通本身。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本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
與其說它是一個美好現(xiàn)實,不如說是一個美好的理想,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 |
【編輯: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