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事早、判斷準,適時提出調控的政策取向和重點,合理把握調控的時機和力度,是國務院領導經濟工作的顯著特點。
基本每周一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與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脈搏緊密相連。
全面分析、正確把握、有效應對━━仔細閱讀20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報道,分析研究經濟走勢是經常性議題。除每季度專題研究經濟形勢外,每當經濟運行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時,常務會議總是及時提出保持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政策措施。
2003年4月至5月,在非典肆虐的情況下,國務院接連召開5次常務會議出臺一系列措施,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經濟建設不動搖,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疫情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到正常運行軌道,在第二季度增長不到7%的背景下,全年仍比上年增長10%。
2004年,面對上年糧食減產和投資膨脹“雙碰頭”、煤電油運全面緊張的復雜局面,國務院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及一系列座談會專題研究,一方面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一方面綜合運用財稅、貨幣、土地、產業(yè)政策等手段,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當年,煤電油運緊張局面得到緩解,投資增速平穩(wěn)回落,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
步入2005年,房地產投資規(guī)模過大、房價上漲過快,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等問題突出。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多次部署調控措施。房價和房地產投資在當年增幅緩慢回落,一批落后產能被淘汰。
為落實“十一五”期間萬元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的目標,200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節(jié)能減排工作,出臺了節(jié)能減排綜合性方案。第145次常務會議確定將“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確定的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地區(qū)和相關重點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工作扎實推進,當年萬元GDP能耗下降1.33%,扭轉了單位GDP能耗上升的勢頭。
2007年上半年,根據經濟走勢變化,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財政政策要加大對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貨幣政策要穩(wěn)中適度從緊,以控制“三過”發(fā)展。今年以來,常務會議還多次研究分析物價上漲原因,提出對策。下半年來,又進一步確定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yōu)槊黠@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實行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果斷有力,適時適度,區(qū)別對待,注重實效”━━20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議題和決策,清晰地反映出中央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這一基本原則。
事實證明,正是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才使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優(yōu)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tài)勢。我國宏觀調控目標明確,方法日益完善,效果逐步顯現。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