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是曉敏看中的好處,讓施先生對二兒子的前途憂心不已!艾F(xiàn)在是爭產床,將來可能是爭學校,爭工作!彼麚模@些“港生”的孩子還會占用三分之一的學校,和三分之一的工作機會。
從事媒體工作的施先生分析,由于內地孕婦的嬰兒在港出生后,會返回和留在內地,港府不會將他們納入香港人口,但是,這類兒童隨時有權來港。若他們在一定年齡一起來港上學或工作,“就是建100所學校也難招架”。
“香港是個很小的地方,實在沒有什么資源可以跟別人分享!彼傅膭e人,就是那些“港生”小孩,不過,給不給這些孩子以香港公民待遇,已不是第一次討論了。
在2001年“莊豐源案”中,為了確定莊豐源小朋友是否可以享有香港人身份和福利,終審法院審查了在港出生、但父母均非香港居民的內地兒童數(shù)。當時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香港回歸后43個月的有關出生人數(shù)為1991人,因此負責此案的所有法官一致認為,這個數(shù)字不足以對社會及人口有任何重大影響,從而確立了莊豐源的港人身份。
香港適用的是判例法,此案的判決,具有法律效力。日前,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又在香港表示,內地孕婦香港產子是基本人權,不會為此修改基本法。
看來,曉敏的孩子終究會是香港人。
“港生”游擊隊
在這場“產床大戰(zhàn)”中,并沒有人注意內地產婦的情緒。
記者在廣華醫(yī)院產科外所做的隨機調查表明:在大多數(shù)香港人眼里,這些內地產婦是趕來搶資源的,為此不惜把孩子生在羅湖鐵路站臺上。孩子出生之前,她們大多沒有產前檢查;住院時,她們大聲喧嘩;出生后,不付款便一走了之。沒有錢養(yǎng),就會把孩子推給香港孤兒院或申請補助。
同樣口徑的報道,也充斥在報紙上,至于這些產婦是誰?她們怎么來的?為何而來?將來怎么撫養(yǎng)這些港生的孩子?并沒有人去探究。
表面上,我們的確可以把內地孕婦赴港生子的理由概括為一箭四雕:孩子獲得香港公民身份;享受香港福利;躲避超生的巨額罰款;接受高水平的產科服務。
事實上,這些媽媽們來港生子各有前因。
躲在廣州也會被查
27歲的曉敏在地方機關工作,安逸,掙錢也不少,是當?shù)厝巳硕剂w慕的職業(yè),而她卻懷上了二胎。一次違規(guī)的B超檢查,表明這是個女孩,已經有了一個男孩的她,為此激動了好幾天。
看著兒子孤單的身影,她不動聲色地辭了職,并準備在廣州偷偷生下這個孩子。為了這個孩子,她做好了被罰款的準備,甚至已經準備了14萬給孩子上戶口。最怕的反而是,被計生辦的發(fā)現(xiàn),拉去“人流”。
老公在廣州有工廠、有房子,到公寓待產總算是安全了吧。9月的一天,她在公寓樓下的花園里散步,突然碰到警察,他們看到她的肚子,便要求她出示準生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