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利空氛圍持續(xù),其中農產品類和金屬類期貨處于跌幅前列。從盤面表現(xiàn)來看,軟商品棉花期貨多個合約觸及跌停,白糖、油脂類期貨品種也跌幅較大。金屬期貨同樣下跌嚴重,期鋅跌停,而期銅跌幅超過3%。
市場人士認為,國家出臺嚴格的控制物價措施,以及外圍市場疲弱都導致了商品期貨市場繼續(xù)低迷。
農產品:內憂外患
農產品期貨的集體走弱戳破了市場投資者的最后一點幻想!稗r產品期貨近期確實處于回調中!眹┚财谪浄治鰩熀涡Ψ苍诮邮堋秶H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際市場上農產品期貨也比較弱勢,不能給國內品種相應支撐。”
從國際市場來看,不少農產品近期都經歷了大幅跳水。11月19日,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貨挫跌7%。11月22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也收跌超過1%!癈BOT大豆期貨同樣疲軟!焙涡Ψ脖硎。
外圍市場的不“給力”還不是國內農產品期貨走軟的主因,國內政策調控才是致命一擊。
“其實‘十一’之前,農產品期貨的上漲完全反映了市場供需格局。”國際期貨分析師吳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十一’之后,才有較多資金關注農產品期貨,推動價格快速上漲,而美國啟動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后,市場流動性預期加劇,農產品期貨價格才進入投機推動階段。目前,經過這幾日的震蕩調整,市場價格已經回歸理性!
新湖期貨分析師吳秋娟則指出,上周六,國務院發(fā)布16條調控措施,增加市場供給,平抑價格走勢。其中,明確提出抑制期貨市場過度炒作行為。近期農產品市場處于國家調控的重點,在國家強力調控之下,近期市場走勢面臨較大壓力,資金不斷流失,短期上行較難。
吳星指出,目前投資者要密切關注各農產品的市場供需情況,相較而言,谷類期貨是調控重點,價格較為平穩(wěn),而糧油品種由于國家儲備充沛,價格不會大幅上漲,而棉花期貨由于市場供需仍較緊張,下跌空間不大,此后可能還有上漲行情。
金屬:短期不振
國內政策對金屬品種也有影響。光大期貨分析師曾超認為,央行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國務院發(fā)布穩(wěn)定物價“國16條”,政府從市場和行政兩方面著手,對流動性和物價進行調控,再度明確向市場發(fā)出緊縮信號。金屬期貨資金出逃。
此外,金屬期貨基本面也不支持價格上漲。以國內銅為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10月中國進口169897噸精煉銅,1至10月中國精煉銅進口同比減少10.5%至246萬噸。2010年9月中國進口241711噸精煉銅,較上個月減少9.5%。此外,國內社會銅庫存總量持續(xù)增長,迅速增加1.27萬噸,導致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總量連續(xù)第二周增長。
此外,愛爾蘭債務危機也利空金屬。曾超指出,愛爾蘭債務問題短期雖然促進了美元反彈,抑制了商品期貨價格,而市場也擔心由于經濟前景不佳,市場需求受到影響,再加上目前美元反彈勢頭仍未有延續(xù)的跡象,預期金屬期貨的弱勢震蕩格局將延續(xù)一段時間。張競怡
![]()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