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位分配到仙鶴茗苑經濟適用房的居民,在房子施工建設期間偶然登門,發(fā)現屋內層高不夠,質量很差。更離譜的是,敲門叫女兒,房屋門板竟然被敲破。這位居民不愿住這樣的房子,而她拿出與開發(fā)商當年簽定的拆遷協(xié)議,竟驚訝地發(fā)現上面沒蓋公章。丈夫“同意”二字的簽字,也是別人代簽。
這樣的經適房無疑既不“經濟”,也不“適用”。昨天南京媒體還披露了這樣一條消息:2010年,江蘇省的住房保障力度繼續(xù)擴大,南京市的任務是“新增廉租房3405套、新開工經適房30410套”。作為“安居工程”的主要內容,擴大住房保障力度無疑值得嘉許,但在新增的住房中類似這樣的劣質房屋,究竟還有沒有?倘若連最基本的質量都無法保證,又如何實現“安居”功能?關于經適房,當下尋常百姓關注的是公平,政府機構關注的是建造的數量,而經適房本身的質量卻被忽略。如果政府有關部門不能在經適房建設中負起責任,如果經適房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數量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隨著世博會的不斷升溫,到馬德里館體驗“西班牙經適房”也是一種觀博體驗。馬德里館以當地經適房為藍本,為人們描繪了一幅低收入者溫馨生活的畫面——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建筑材料、切合當地氣候的房屋設計、體貼入微的低成本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更為重要的是,設計精致而價格低廉的經適房可買可租,而不會給低收入者帶來壓力。透過馬德里展館,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世博會并不只是一個展示高科技產品的平臺,更是交流先進城市管理理念的窗口。
盡管經適房、廉租房成本低廉、利潤空間也有限,然其作為住房用以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本質是不變的,不能因為“廉價”而降低房屋的質量和功能。令人遺憾的是,屢見曝光的經適房質量危機,正在逼問著的我們的經適房建造理念。如果建設保障性住房無法承載其“安居”功能的話,在大規(guī)模修建的過程中,除了一片數字繁榮之外,實在想不到還能帶來什么。
必須更新經適房建設理念,確保所有人共同分享城市發(fā)展的成果。只有在兼顧公平與數量的前提下,以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確保房屋質量,我們的經適房建設,才能真正承載起應有的功能,保障“安居工程”的全面順利實施。趙志疆
![]()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