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表現差強人意的銀行股、地產股成了領跌大盤的“罪魁禍首”。而隨著銀監(jiān)會關于要求銀行對信貸資金違規(guī)流入樓市、股市的情況進行自查的消息傳出,對本已備顯疲弱的銀行地產更是雪上加霜,昨日兩板塊早盤大幅跳水,滬指一度擊破2900點,市場信心再度受到打壓。
股市樓市期市在自查之列
市場傳聞稱,銀監(jiān)會已于近日發(fā)文要求各銀行開展信貸資金違規(guī)入股市、房市的風險自查。此傳聞得到滬上銀行內部人士證實。
據了解,目前銀監(jiān)部門已發(fā)現,部分銀行有放松貸款管理的現象,有些企業(yè)挪用信貸資金違規(guī)進入股市、房市,有些個人挪用消費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此次自查重點包括開發(fā)商是否挪用開發(fā)貸款購買囤積土地,借款人是否以信貸資金買基金、理財產品,或用作期貨保證金等,銀監(jiān)會還要求銀行,對自查發(fā)現信貸資金違規(guī)進入股市、房市的,要限期收回全部貸款。而且,除了股市和樓市,進入期貨市場的資金也在這次的查處之列。
不過,業(yè)內人士也表示,查信貸資金違規(guī)進入股市、樓市,是銀監(jiān)會的常規(guī)動作,目的是規(guī)范銀行放貸行為,最近幾年每年銀監(jiān)會都下發(fā)過類似文件,由于目前樓市股市存在泡沫,因此此時出臺這樣的規(guī)定,也有打擊股市樓市泡沫的功效。
大資金出逃地產銀行股
不過,受到這一消息刺激,近期疲弱的銀行和地產股還是受到了影響,并在昨日早盤集體殺跌跳水,使得滬深兩市雙雙大跌,其中滬指更是擊破2900點重要心理關口,最低挫至2890.02點。
市場分析師指出,前期大量的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樓市,在推高資產價格泡沫的情況下,也導致了風險的高位積蓄。數據顯示,房地產銀行資金流出明顯。
事實上,自去年12月以來,銀行股便陷入重重危機中。盡管不斷有機構出具報告顯示,銀行股的估值已經低得很誘人了,但大筆資金出逃仍然在銀行股中延續(xù)。 2月1日,銀行股資金凈流出達到4.1億元。而在上周1月25日至1月28日短短4個交易日中,銀行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18.36億元。而地產股更是在上月就已居于兩市資金凈流出的首位。
銀行股關注要素
隨著銀行股的不斷回調,超低的估值讓許多國內券商和國外投行紛紛看好。高盛在1月25日發(fā)布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各銀行的合理價格成長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隨著升息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銀行2010年預期凈邊際利息與盈利有上升風險,資產負債表相對強勁。國泰君安分析師也認為,行業(yè)景氣向好和相對大盤明顯的估值優(yōu)勢是銀行股價的強力支撐,預計未來銀行盈利增長確定在15%至20%之間。
現在看,銀行股的估值相對其他行業(yè)偏低,似乎成了價值洼地。而不少私募投資人卻認為銀行股的低估值是“誘人的陷阱”,目前銀行股并沒有真正的便宜。有觀點認為,大銀行P/B在2倍以下,小銀行P/B在2.5倍以下才是銀行股真正顯示誘人估值的時候。
除估值外,例如首家大型銀行再融資方案的公布,讓市場對銀行股整體融資預期的擔憂開始加深。
還有業(yè)內人士提醒,如果投資者關注行業(yè)基本面的話,就應警惕銀行業(yè)未來數年可能會不得不吞下瘋狂放貸的苦果。
地產股看宏觀更重要
長久以來,土地儲備一直是市場用以衡量地產股價值的重要標桿,眾多地產公司以拿地王為榮,并試圖通過地王推動自身土地儲備增值,這一手法在過去幾年由于政策監(jiān)控不嚴,地方政府對于囤地行為處罰不力,使不少地產公司獲益不少。但在去年年底國家開始嚴控地產開發(fā)貸款,嚴厲處罰囤地行為之后,這種事實違規(guī)的做法給地產公司帶來的是極大的隱性風險,特別是一些土地儲備雖多,但缺乏開發(fā)資金的地產商,將會面臨大量土地儲備被收回的可能,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公司的業(yè)績將會受到嚴重不利影響。
業(yè)內人士指出,從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嚴控房地產行業(yè)貸款風險仍然將會是一個主要的指導思路,而貨幣政策的轉折也會首先對房地產企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近期各主要城市的房地產成交量已經出現大幅度萎縮。因此,地產股的風險雖然隨著股價回落有所釋放,但還遠未到可以樂觀輕言抄底的時候。
富國天鼎中證紅利指數增強型基金經理常松指出,房地產確實目前狀況不錯,大家擔心的是未來。誰也不知道政策對地產的影響有多大,房地產股看宏觀更重要。(錢 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