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
![]() |
|
|
朱镕基訪日綜述:“增信釋疑”的世紀之旅 2000年10月17日 15:45 中新社神戶十月十七日電題:“增信釋疑”的世紀之旅 ——中國總理朱镕基訪日綜述 中新社記者 陶光雄 劉敬師 王曉暉 在二十世紀最后的秋天,這個收獲的季節(jié),中國總理朱镕基對鄰國日本進行了一次為期七天的外交之旅。 他此行目的是,“增信釋疑,促進合作”。 他在電視上告訴日本人民,日本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在正式的文件中就侵略戰(zhàn)爭向中國人民道過歉。因此不能說中國沒完沒了地要日本道歉。但要求道歉不是我們的目的,“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世世代代友好的明天才是目的! 他問日本政黨領導人,中國今年的軍費還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怎么能說中國對日本構成了威脅? 他說,由于歷史的因素,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態(tài)度很關注。李登輝訪日絕對不是一方面的事情,這個問題會引起的后果,中日雙方都充分地意識到了。 他反復強調,盡管中日兩國各自以及地區(qū)和國際形勢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中日友好的大局不能變,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目標不能變。中日雙方都要避免做刺激對方人民的感情的事情,對過去的歷史不應該淡化,更不要隱瞞,應該正視。 他向日本經濟精英們指出,目前中日經濟都在加快回升,世界科技革命的經濟全球化迅速發(fā)展,擴大中日兩國互利合作面臨著新的機遇。 中日兩國友好交流雖歷史悠久,但在二十世紀,中日關系卻是大起大落,尤其是半個多世紀前日本發(fā)動的對華侵略戰(zhàn)爭,對兩國人民的心靈和兩國關系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實現(xiàn)邦交正;四暌詠,兩國關系雖不斷發(fā)展,但正如朱镕基在與森喜朗首相會談時所坦言的,隨著形勢的變化,中日之間的一些新老問題也不時出現(xiàn),影響了兩國關系的正常發(fā)展。日本國內在歷史、臺灣和安全領域的一些言論和動向,損害了中國人民對日本的信任。同時,日本國內對中國也出現(xiàn)了一些疑慮和擔心,甚至認為中國對日本構成威脅。 正因為如此,森喜朗首相稱,對日本來說,朱镕基總理此次訪問是二十世紀最后的最重要外交活動。通過這次訪問,朱镕基總理與日本朝野各界達成了共識:當前的中日關系主流是好的。對出現(xiàn)的問題,兩國政治家應高度重視,及時妥善處理,避免因此影響兩國友好關系的大局。面向新世紀,雙方應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使兩國關系朝著江澤民主席與日本領導人確立的致力于和平與發(fā)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系的方向,更加健康、穩(wěn)定地向前發(fā)展。 作為增進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具體措施,朱镕基總理與日本首相森喜朗確認兩國政府熱線正式開通,一致同意加強和擴大雙邊安全對話機制,增加兩國軍方的交往,實現(xiàn)軍艦互訪。 經貿合作是中日友好合作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成為日本第二大貿易伙伴,預計今年雙邊貿易額將突破七百億美元。為促進中日經貿合作進一步發(fā)展,朱镕基與日本領導人和經濟界精英們深入交換了意見,得到良好的回應。 通過與日本政府、議會、黨派、友好團體、企業(yè)界的廣泛接觸,通過在電視臺與日本市民代表“不設防”地對話,朱镕基盡顯外交智慧和個人風采,得到了普遍的贊譽。朱镕基稱這是他人生中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溝通了與日本人民的彼此感情,加深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彼此了解。 可以說,這次世紀外交之旅成果豐富,“增信釋疑,促進合作”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一位普通的日本家庭主婦的話便是證明。她叫渡壁萬里子,參加了與朱镕基總理的直接對話。她說,以前從傳媒上看到關于中國的負面報道,覺得這個大鄰國很可怕,對日本威脅很大。通過這次對話,發(fā)現(xiàn)中國總理非常親切和平易近人,通過朱镕基總理,她對中國也有了更全面和更深的了解。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